课程介绍

物流成本分析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物流成本分析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本课程是研究各种物流活动的成本结构和特性,以及控制物流总成本的方法的一门科学,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物流成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将所学物流成本管理知识应用于物流实践之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运用技能。 《物流成本分析技术》课程同时为本专业后续开设的《物流综合实训》课程中的“成本管理” 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为进行物流成本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的其他课程打好基础。 (二)岗位需求分析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开设完全基于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发展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本区域物流发展急需从事运输调度、仓储管理、海运服务、包装管理、配送员、商品养护员、物流金融等相关专业人员。这些岗位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物流成本管理知识和技能。 物流专业岗位核心能力三个模块都需要物流成本分析技术的支持。由仓储业务能力模块、配送业务能力模块、运输业务能力模块三个模块组成的物流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培养学生仓储、配送、运输业务能力以及沟通协调、团队协作等的职业素养。《物流成本分析技术》的教学核心就是物流企业运输成本计算和分析、物流企业仓储成本计算和分析、物流企业配送成本计算和分析。根据物流管理核心岗位能力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管理工作的通用型专业人才。本课程设计,一要在一般讲授系统、全面的物流成本管理基础性知识的同时,要就重点、难点内容详细讲解其基本理论;二要结合案例教学,在讲授物流成本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注意结合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案例,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中要实现:1、理论知识联系企业实际物流成本管理案例;2、学做合一的教学;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课程符合企业对高职学生的物流成本绩效评估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物流成本分析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物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的知识和物流管理职业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成本控制技能、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毕业学生达到企业对物流应用性实用人才的相关要求。 (二)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和管理意义、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和降低途径、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分类与特征。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和船舶运输成本管理的成本分类、计算对象、计算单位和成本核算程序。 1.了解本课程的理论体系结构,对物流成本管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2.掌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在物流企业中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掌握物流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尤其重点掌握成本计算法、作业计算法和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法。掌握五个环节的成本管理方法。 1.运用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具有将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物流成本管理实践中去的能力。 3.能用两大成本运算方式计算汽车和船舶运输成本管理的运输成本,同时对运输成本和海运成本的分析。 4.掌握仓储成本管理、包装成本管理、配送成本管理、装卸成本管理、流通加工成本管理的构成、计算方法、分析和控制。 【素质目标】 1.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2.使学生具有一定职业拓展能力,使学生养成成本管理的工作习惯。 3. 能在物流企业或企业内的物流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并且还能在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上、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物流管理、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通知 >>更多
  • 开学前预习本课程 2020-03-12
最新动态
  • 许明发布了新的话题流通加工成本管理
  • 许明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开学前预习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