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室内设计》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课堂与职业岗位对接的衔接环节,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核心主干作用。本课程是基于社会对室内设计人员岗位需求开发的,通过对5个项目的学习,掌握家居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商业购物空间、娱乐空间等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文化内涵、艺术、审美的追求,了解关于室内设计所必须的知识,达到《高级室内设计师》技能证书的要求,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的(教学)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中各设计要素的构成以及彼此的联系; 2.熟悉室内设计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室内各类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 3.掌握生活空间设计原理与方法,并具备能处理一般室内居室空间组织与界面设计的能力; 4.了解室内公共空间的类型和设计要求,掌握各类型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室内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1)设计制作、管理能力相互促进; (2)实践操作与设计理念相互促进; (3)能独立对家居空间进行设计; (4)能对办公、餐饮、商业购物、娱乐等公共空间进行设计。 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口头语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设计、施工统筹管理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身心承受能力; (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方法能力: (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自我学习能力;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 (4)能够独立进行调查、分析、解决问题; (5)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归纳知识,并进行创新创作。 三、学习情景设计 根据行业专家对室内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中,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室内设计》学习情境及子情境列表 教学情境 子教学情境 课时 理论 实践 总学时 项目1 家居空间设计 (三室两厅家居空间设计) 1.1 客厅设计 4 4 8 26 1.2 卧室设计 2 4 6 1.3 餐厅设计 2 4 6 1.4 书房设计 2 4 6 项目2 办公空间设计 (通讯公司办公室设计) 2.1 领导办公室设计 4 4 8 26 2.2 会议室设计 2 4 6 2.3 门厅设计 2 4 6 2.4 员工办公室设计 2 4 6 项目3 餐饮空间设计 (中式酒店设计) 3.1 包间设计 3 3 6 20 3.2 大厅设计 4 4 8 3.3 接待候餐区设计 2 4 6 项目4商业购物空间设计 (服装专卖店设计) 4.1 卖场大厅设计 5 5 10 10 项目5娱乐空间设计 (KTY设计) 5.1 大厅设计 4 4 8 14 5.2 包间设计 2 4 6 总计 40 56 96 96 四、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郭西燕,韩传亮,陈思宇,王倩 授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工作人员。 五、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 六、教学模式 (1)实施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课堂教学新形态。推进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课程特点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室内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开展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工作案例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大赛内容及行业企业职业认证内容为两翼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项目引导、学做一体"、"分组教学"、"大赛训练"等教学方式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实用性和职业性特点。 七、教材与参考书目 特色教材与选用教材相结合:主教材采用《室内设计》,由汤重熹主编,该教材在阐述室内设计内涵与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对与室内设计相关的色彩、家具、陈设及灯光照明灯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就室内设计中主要的空间场所如家居、商业、展示、餐饮、办公、宾馆酒店及娱乐空间的设计分别作了分析。 八、创新考试模式改革 《室内设计》课程的考核以学生的设计制作应用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的关键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设计表述与沟通能力进行考核。考核以学生项目课程中设计制作的作品和完成的项目任务作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多次考核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要求教师、学生一起参与,并参考学生平时的考核考勤和听课情况做出综合评定。具体方式为:技能考试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 (1)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完成的项目任务为依据进行综合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为 80% 。 (2)平时成绩为学生平时的考勤、听课情况、实训操作情况和设计表述与沟通能力的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的 20% 。 项目型试题应采用现场口试与操作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最终的综合考试成绩,实践型、项目型试题成绩占 80% 以上,突出培养学生技能的目标。考核和评价要求形成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比赛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

课程通知 >>更多
  • 关于组织参加2023年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的通知 2023-05-25
  • 关于组织参第17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的通知 2023-05-25
  • 2022未来设计师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网址 2022-04-09
  • 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作品提交规则 2021-04-09
  • 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作品提交要求 2021-04-09
  • 第四届国青杯作品报送 2020-05-09
最新动态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关于组织参加2023年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的通知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关于组织参第17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的通知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4.23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4.22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4.21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4.20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4.19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4.18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6
  • 郭西燕发布了新的作业主题空间设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