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汽车维修相关岗位工作的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电器设备构造原理和应用;学生能够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进行拆装检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汽车维修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在汽车维修相关岗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素质目标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吃苦耐劳的作风; (4) 具备元件、部件、组件、系统的明确概念意识。 2.知识目标 (1) 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组成。 (2) 了解汽车电器设备的类型及功用; (3) 掌握汽车主要电器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4) 掌握常用的车型电路,并具备一定的电气电路故障分析及处理能力; (5) 掌握汽车电气电路检修的常用仪器及基本检修方法。 3.能力目标 (1) 具有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2) 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3) 具有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的能力; (4) 具有正确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5) 能够正确维护汽车电器设备 二、教学内容设计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设计及建议 学时分配 1 项目一:汽车电气系统基础及故障诊断认知 重点:常用的汽车电气与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中常用的检测仪表和工具。 1.在实训室中模拟工作情景; 2.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保养与维护工作过程的教学; 3.在整车上认识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进行汽车电器设备维护操作; 4.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5.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6.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检测设备。 8 2 项目二:蓄电池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正确拆装蓄电池,并对蓄电池经行日常维护。 难点:能正确对蓄电池的技术状况经行检查,并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维护和充电。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蓄电池的教学; 2.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3.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4.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充放电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8 3 项目三:发电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充电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原理。 难点:正确拆装交流发电机。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交流发电机的教学; 2.在整车上认识交流发电机的安装位置及各元件; 3.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4.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5.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发电机的拆装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8 4 项目四:起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起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 难点:够对起动机的性能进行检测,够对起动机进行拆装。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启动系统的教学; 2.在整车上认识起动机及各元件; 3.用起动机检测台架进行教学,进行起动机性能检测; 4.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5.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6.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8 5 项目五: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点火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难点:够对点火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测,够对起动机进行拆装。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点火系统系统原理的教学; 2.在整车上认知点火系统系统各元件; 3.用点火系统系统检测台架进行教学; 4.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5.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6.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8 6 项目六:照明与信号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熟悉汽车照明系统的意义、作用与基本组成。 难点:汽车照明的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识读。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照明与仪表系统原理的教学; 2.在整车上认照明系统各元件; 3.用照明系统检测台架进行教学; 4.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5.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6.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4 7 项目七:汽车仪表与报警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熟悉汽车仪表、报警装置的意义、作用与基本组成。 难点:汽车信号系统、仪表与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识读。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照明与仪表系统原理的教学; 2.在整车上认知仪表系统各元件; 3.用照明与仪表系统检测台架进行教学; 4.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5.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6.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4 8 项目八:汽车辅助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重点:辅助电气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 难点:够对辅助电器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测,够对起动机进行拆装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照明与仪表系统原理的教学; 2.在整车上认知辅助电器系统各元件; 3.用辅助电器系统检测台架进行教学; 4.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5.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6.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8 9 项目六: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重点: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难点: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识读。 1.采用视频、动画、并结合实物进行汽车空调系统原理的教学; 2.在整车上认汽车空调系统各元件; 3.用汽车空调系统检测台架进行教学; 4.教师讲解或演示工作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或工作方法; 5.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6.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习惯。 8 合计 64 三、教学实施建议 1.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的教学应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以实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创造性实训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的主观能动性,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设计水平,使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得到较好的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抓住待解问题本质,将复杂化为简单,树立学生学好专业课的信心。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尽可能做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课程考核评价 (1) 采用过程性评价(50%)和结果性评价(40%)及平时成绩(10%)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考核评价重点为学生安全文明规范操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厉行节约、爱护工具设备以及环境保护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其次要加强教学过程环节的考核,结合课堂表现、作业、技能考试及项目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3.教学实施条件 (1) 多媒体资料、一体化教室。 (2) 一体化教室:参照技能实训室实训设备配备标准装备。 4.教材编写或选用 教材选用要注意如下: (1) 教材是否涵盖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 (2) 教材是否适合一体化教学; (3) 教材是否有新的内容更新; (4) 教材是否符合学院要求等。 参考教材一览(仅供参考): 纪光兰,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第2版(2017-12-13),2-8(2017-12)。 王爱国,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第2版(2017-02-01)

课程通知 >>更多
  •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的信息化混合式课程开放通知 2019-10-02
  • 本学期课程开课时间安排 2019-10-02
最新动态
  • 王登强发布了新的作业期末技能考试
  • 王登强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汽车调查问卷
  • 王登强发布了新的常见问题学不懂怎么办?
  • 王登强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的信息化混合式课程开放通知
  • 王登强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本学期课程开课时间安排